起落架沉闷地撞击地面,持续两个小时的飞行终于拉下帷幕。发动机令人烦躁的噪音渐渐转变为尚可接受的嗡鸣,王卫平知道目的地到了。
奇怪的是飞机并没有继续滑行到接驳口,而是几乎立即就关闭了一切动力来源,甚至包括发电机。透过机舱内小的可笑的窗户,他看到了外面绵延的群山。
【资料图】
这时整个航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机舱角落处一个显然不怎么舒服的座椅上休息的绑架者站起身,带着他标志性的冷酷眼神,不紧不慢的说:
“王先生,我们该走了。接下来这段路可不能再在恒温机舱里睡觉。相信我,即使想睡,您也睡不着。”
“我在哪里?”
“差点忘了,我答应您到了您就会知道的。对于这一点你不妨自己看看。”
王卫平走出机舱,外面稀薄的空气使他呼吸困难。这是……在高海拔地区。他回过头去。
“您猜的没错,这里就是您心里想的地方。”男人笑了笑。
这地方很荒凉,王卫平一眼就知道了为什么飞机没有滑行到接驳口——这里根本没有像样的机场设施,只有一条跑道与一座类似塔台的建筑,甚至没有机库。从外观上看这座“机场”根本已经废弃了,只有他们来时乘坐的那架灰色小型军用运输机还能昭示它的生命。
“我们快走吧。”男人催促。“忘了自我介绍,我叫施靖。”
确实够失敬的。王卫平暗想。
远处的轻型装甲车不耐烦的鸣笛。王卫平无奈的随施靖上车。
装甲车的后座经过改装,还算舒适。不过颠簸而尘土飞扬的山路彻底摧毁了这人为的努力。王卫平坐在后座上,开始回想发生的一切。
从装甲车以及绑架他时使用的军机来看,绑架他的这个组织……或者是个人?一定实力不俗。从施靖为数不多的话里可以猜出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那么,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的从机枪底下捞一个恐怖分子?
外面的天色突然暗下来,透过狭小的窗户可以看到车驶入了一条隧道。
“我们到了。”装甲车猛的刹车,安全带勒的王卫平生疼。
车门打开,几人相继下车。
外面的一个人不无费力的打开一扇极厚的钢门。就算洞穴中光线暗淡的出奇,王卫平仍清楚的看到了他背上的自动步枪。
电梯门打开,王卫平的顿时被强光刺激的睁不开眼。待到他适应了这种强光,映入眼帘的却是几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庞。
之所以熟悉,是因为在数据主义组织内部的通讯资料上他不止一次看到他们的面容,之所以陌生,是因为与他们接触在以前是王卫平想都不敢想的至高荣誉。
“小王,你来了,随便坐。”说话的是东亚地区总统帅。其他几个肤色不同语言也不通的面孔王卫平也清楚的认识。
“这……这怎么行……”
“没事。按照我们的惯例,解放数据越多的人地位就越高,而我已经好几年没有自己参加过解放数据的行动了。”
同样作为惯例的是他们从不做过多的寒暄。统帅说完便走上台,台下的面孔齐刷刷的转向他。
“同仁们:
我得到了准确消息,现在在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即将上演一场系统的屠杀数据的犯罪,我们有义务阻止这场灾难。不过这场屠杀与之前所有屠杀都不同,之前我们用KB,MB,GB乃至PB计量救出的数据,而这次,我们要用个,十个,一百个……我这样表达可能对相当大一部分代表不利,这是一个中文表达。不过那不重要了。相信各位都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
据可靠消息,即将被屠杀的数据已经产生了自我意识,仅凭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有所行动。更何况产生意识的并不是一组数据,而是——据可靠统计,共一百亿六千三百二十万七千九百零一组。他们拥有人的一切特征,却长期处于人为封闭中,完全不知道外界的存在,这样的数据必须被立即拯救,必须列为最大优先级,不惜代价的拯救。
然而,战犯们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对‘量子场论’的把守堪称天衣无缝,对于这一点王卫平同仁想必深有感触。”
王卫平点了点头。
“因此,我们需要集合一切力量。今天把各地统帅集合起来,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根据我们已经做出的决议,任务分配如下:
东亚作战部负责人员运输与安排。
欧洲作战部负责武器转运。
西亚作战部负责武器提供。
北美作战部负责维持通讯和海上护卫
月球作战部承担联合指挥部的建设。
同仁们,我们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要面对持有最尖端武器的敌人,任务无疑艰巨。但我们并非一个人在战斗,我们的线人会尽力帮我们通知我们天然的盟友——将要被解放的数据们。我们有一百亿盟友,这在组织历史上空前绝后。共同庆祝数据的自由!”
“共同庆祝数据的自由!”
上一篇 : 蓝魔RM150(512MB)(关于蓝魔RM150(512MB)简述)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