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铁路提速的不断进行,全国大部分主要干线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普遍可以达到120km/h,但陇海线郑州至西安区段受制于大坡道、小半径曲线线路导致该路段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仅为100km/h。为了满足该区段旅客列车提速需要,铁道部在1999年发布了《关于下达SS7D型电力机车设计任务书的通知》并要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大同机车厂、成都机车车辆厂共同研制最高运行时速达170km/h的韶山7D型电力机车。而韶山7D型电力机车也就成为了本集故事的主角。
(资料图片)
研制
1999年10月,韶山7D型电力机车设计方案通过铁道部技术审查,随即机车进入施工设计阶段。
1999年12月,大同机车厂试制的两台韶山7D型电力机车下线。大同机车厂为其举行了隆重的下线剪彩仪式。
韶山7D型电力机车以韶山7C型电力机车为技术蓝本,在设计理念上遵循了简统化、标准化、系列化的理念。机车功率4800KW,轴式Bo-Bo-Bo(这是中国铁路最后一款Bo-Bo-Bo轴式的机车),最高运行时速170km/h。机车轴重21吨、总重126吨,重量较韶山7C型电力机车分别低1吨和6吨。同时,韶山7D型电力机车摒弃了韶山7C型电力机车使用的再生电制动和功率因数补偿装置而代之以三段半控桥调压和加馈电阻制动。为加快列车运行时速,韶山7D型电力机车增加了自动过分相装置(这在列车高速运行时有效减轻了乘务员的劳动强度)。
测试
2000年2月,韶山7D-0001号机车在北京环形铁道进行了安全评估试验并在同年3月28日与京广线郑州至广水区间进行了了试验设备数据线路调试。
随后0001号机车在2000年4月1日和2日在京广线郑州至广水、漯河区段进行了动力学性能试验和制动试验,试验中机车最高运行时速达/h。实验结果表明,机车牵引性能、紧急制动性能、动力学性能均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完成试验后,两台韶山7D型电力机车于2000年4月、5月起配属郑州铁路局西安机务段(郑局西段)进行20万公里运用考核并担当陇海线郑州至西安间长交路旅客列车牵引任务。
2000年9月,两台韶山7D型电力机车参与了新欧亚大陆桥提速平推试验,时任铁道部副部长刘志军(在此表达敬意)率领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和大同机车厂的专家亲自指挥试验车平推检查陇海线、兰新线和北疆铁路。同时韶山7D型电力机车顺利完成了陇海线郑州至天水区间的列车提速试验,期间机车最高运行时速达147km/h。
到2000年12月底,两台韶山7D型电力机车均完成20万公里运用考核。考核期间两台机车均未发生机破事故,仅临修一次。
2001年1月,两台韶山7D型电力机车在北京环形铁道进行了牵引性能、制动性能、受电弓性能、功率因数和谐波、过电压和机车称重试验。
2001年4月,韶山7D型电力机车通过铁道部科技成果鉴定获得批量生产的许可。
运用
韶山7D型电力机车量产后全部配属郑州铁路局西安机务段担当陇海线郑州至西安区间旅客列车牵引任务。到2002年12月机车停产时,大同机车厂累计生产59台机车(编号0001-0058、0631)
2003年12月1日,韶山7D-0053号机车完成了京广线长沙至北京区间的提速试验。期间机车牵引19辆编组试验列车以10小时50分完成了1587公里的路程。时任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参加了这次试验。同年12月15日和16日,韶山7D-0053号机车作为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试验机车在陇海线西安至兰州区间完成1300多公里的提速试验,期间机车同样牵引19辆试验编组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h。但最终,韶山7D型电力机车没有被铁道部选为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主力机车。
2003年,韶山7D型电力机车开始替代韶山1型电力机车担当西康铁路旅客列车牵引任务。
2005年,铁道部进行体制改革,撤销全国铁路分局。原西安铁路分局与安康铁路分局合并成立西安铁路局,韶山7D型电力机车由郑州铁路局改配西安铁路局。在原宝鸡电力机务段与西安机务段、新丰镇机务段整合后,韶山7D型电力机车贯通了广元—宝鸡—西安的客运长交路,韶山7D型电力机车开始担当宝成铁路部分旅客列车牵引任务。
随着中国铁路机车长交路的进一步延伸,韶山7D型电力机车于2004年7月开始直通成都、2010年1月开始直通武昌。随后,韶山7D型电力机车又开始担当包西铁路西安至、延安、榆林;黄韩侯铁路西安至韩城;西平铁路西安至长武;宝中铁路宝鸡至平凉间旅客列车牵引任务。2018年10月,韶山7D型电力机车再次担任西安—安康——汉中—广元—成都和西安—安康—达州—成都交路,全程一机直达仅在安康、广元进行司机交路轮乘。
2013年,韶山7D型电力机车取代成都机务段的韶山3型电力机车成都至北京西的T7/8次“天府之星”号列车牵引任务。
而在2022年,西安铁路局居然使用韶山7D-0017号机车牵引了一列货车。
飞来横祸
2003年10月11日上午,韶山7D-0046号机车牵引西宁至郑州的2010次旅客列车(今T389/390)运行至陇海线义马站至铁门站间。因连日降雨导致线路旁山体突然滑坡,司机虽采取紧急制动但机车还是与塌方体相撞。事故造成3人轻伤、机车及机后1-5位车辆脱轨、韶山7D-0046号机车中破,陇海线中断运营十余个小时。由于机车受损严重,韶山7D-0046号机车被宣布报废(有一说目前机车已经回炉)。
英雄列车
2010年8月19日,西安机务段韶山7D-0058号机车牵引西安开往昆明的K165次列车(已停运)运行至广汉市境内的石亭江大桥时,因连日降雨导致石亭江水位暴涨,导致桥梁垮塌。机后第15、16位车厢呈“V”字形悬空。在列车长王巧芬与机车乘务员曹继敏的正确处置下,1300余名乘客无一伤亡。
事后,K165次旅客列车第二乘务组被铁道部命名为“抗洪抢险勇救旅客英雄列车”、“全国铁路先进基层党组织”,给予记大功一次,同时授予“火车头奖杯”荣誉称号。授予K165次列车长王巧芬等17名列车工作人员“抗洪抢险勇救旅客先进个人”称号,给予记大功一次。同时,K165次旅客列车第二乘务组获评“感动中国2010年度特别奖”(UP有幸乘坐过K166次列车并与经历过事故列车员有过交谈,他们对这次事故印象很深)。
结语
如今,韶山7D型电力机车已经在铁路上奔驰了20余年,他们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最快的的一段时间,也有过一段荣誉加身的经历。到现在,虽然因为成都火车站改造工程导致宝成线旅客列车数量下降,部分机车暂时封存。但我相信,它们一定会重返铁路。
——(完)——
上一篇 : 石景山区开展第41次“区长进军营”现场办公活动
下一篇 : 最后一页